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二环西路1236号

超意兴扩张密码:一碗把子肉如何跑出全国连锁加速度?
凌晨四点的济南黄岗物流园,超意兴的冷链车队正装载着2000份标准化料包驶向河北门店。承载着一家百年老店走向全国的野心。从护城河边的市井小馆到覆盖7省32市的快餐帝国,超意兴用一碗把子肉演绎了中式餐饮的破局剧本——当同行还在“守艺”与“守旧”间纠结时,它已用工业化思维解构传统,以文化共鸣重构价值。
供应链革命:中央厨房的“降维打击”
在超意兴总部的数字化指挥中心,大屏实时跳动着全国门店的运营数据:北京朝阳区茄盒销量激增15%,天津南开区米饭消耗量异常波动……这些信息直接驱动着中央厨房的柔性生产系统。通过将鲁菜分解为187个标准化工序,超意兴构建了“核心料包+区域适配”的独特模式——济南总部统一配送秘制酱料,各地卫星厨房根据消费数据调整配菜组合。
地域突围战:文化符号的“精准适配”
在石家庄首家门店开业时,超意兴没有照搬济南模式,而是推出“直隶版把子肉”——将肥瘦比例从3:7调整为2:8,搭配保定驴火改良的“黄金馍片”。这种“在地化改造”背后是超意兴的“区域口味地图”数据库,通过分析2.6亿条外卖评价,提炼出华北偏咸香、华东好甜鲜的味觉密码。
价值升维:从快餐店到“社区情感枢纽”
在天津红桥区,超意兴“社区共享厨房”正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。老年人在这里学做泉水豆腐,年轻人组队研发“盲盒套餐”,外卖骑手可免费使用智能充电柜。这种“第三空间”运营思维,让门店突破传统餐饮场景限制,化身社区服务终端。
超意兴的案例证明:地方餐饮的全国化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,而是要在标准化与在地化间找到黄金分割点。当老字号不再执着于“原教旨主义”,当传统美食学会用数据讲故事,这场始于街头巷尾的饮食革命,正重新定义中式快餐的竞争力边界。或许正如其创始人所说:“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连锁店,更是中华饮食文明的移动基站。”